陇中旱寒区(榆中)马铃薯试验站
试验站始建于2009年,位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榆中园艺场,地处北纬35.85°,东经104.12°,海拔1960m,黄麻土pH 7.8,年均气温6.7℃,平均降水量350mm,无霜期120d,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。占地60亩,有实验室、连栋智能温室、杂交温室、抗旱棚、网棚、气象场、恒温库、贮藏库、种薯分拣场、农机具库等科研生产设施6686㎡,蓄水池315m³,配备滴灌/喷灌及首部。安装自动气象站、蒸发蒸腾测量系统、野外植物生理生态监控系统、多通道TDR土壤监测系统等各类仪器30多台(件)。长期驻站科研人员4人,其中高级职称2人,中级职称2人。以中早熟鲜食、加工型、富营养功能性品种选育为目标,开展马铃薯种质资源观测、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;育种技术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;干旱对马铃薯形态发育、品质变化及养分积累规律影响研究;马铃薯耐寒生理机制及其调控研究;抗寒抗旱基因挖掘等。建站以来承担国家、省级、院列科研及条件建设项目20项。
育成一批目标性状突出的中早熟新品种,主要有鲜食新品种陇薯19号、陇薯20号、陇薯25号,全粉和主食化加工新品种陇薯17号,炸片及淀粉加工新品种陇薯23号,彩色炸片新品种陇薯红1号等。储备了一批马铃薯多样化新品系,创制了一批抗旱、抗寒、高花青素、高淀粉、低还原糖、富锌、富铁等特异新种质。
科技成果转化初步取得成效,陇薯20号在陇南地区得到推广种植,陇薯23号在甘肃河西、内蒙、新疆、贵州等地示范推广,陇薯红1号成为东乡县特色品种。